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国,寡人之国也高中必修三课文

bsmseo 发布于2024-01-15 20:29:14 高中语文 53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治国策全文及译文
  2. 商鞅见秦孝公原文?

治国策全文及译文

原文】

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国,寡人之国也高中必修三课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1纳言之政,谓为谏诤,所以***众下之谋也。故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4.2夫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故有道之国,危言危行;无道之国,危行言孙;上无所闻,下无所说。故孔子不耻下闻,周公不耻***,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

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国,寡人之国也高中必修三课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译文】

4.1***纳谏言作为一种政令,是讲君主怎样对待臣下直言劝谏,怎样***纳臣民的智慧和谋略。君主下边应该有敢于直言进谏的诤臣,父亲下边应该有敢于直言劝说的诤子。君主或父亲有不符合道义言行的时候,臣子或儿子就要勇于直言劝谏,由此遵顺和奉行他们美好的言行,匡正和补救他们错误的言行。错误的言行不能一味遵顺,美好的言行不能***反对。如果纵容错误的言行,诋毁美好的言行,那么,国家一定要面临危险。

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国,寡人之国也高中必修三课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2如果君主拒绝直言劝谏,那么忠臣就不敢上献治国良策,而奸妄邪恶的臣子就会独断专行,这是治理国家最大的祸害。所以,政治上清明的国家,臣子做事时就不畏危难,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政治上混乱的国家,臣子做事时则瞻前顾后,说恭顺的话,做讨好的事。这样君主听不到不同的意见,臣下也不敢有所进谏。所以,孔子不以向那些才学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周公不以同地位低下的人共事为低贱。因此,他们都能使事业成功,美名显扬,后世的人才把他们当作圣人。所以,房顶漏水滴在房屋下边,堵住漏水必须修补漏洞;房顶漏水修补不好,屋内也就无法居住。

商鞅见秦孝公原文?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换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vgjtz.cn/post/52629.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