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及注解,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言文

bsmseo 发布于2024-05-26 13:34:11 高中语文 27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及注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及注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六年级上册22课文言文二则译文?
  2. “薄”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3. 古人谈读书二则的意思?
  4. “临”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怎么造句?

六年级上册22课文言文二则译文

第一则:《伯牙鼓琴》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及注解,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言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译文是:俞伯牙弹奏古琴,钟子期听。开始弹琴时,伯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称赞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水势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了,伯牙摔破古琴,剪断琴弦,一生不再弹琴。认为世间再没有人,值得自己为他弹琴啦了!

第二则:《书戴嵩画牛》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及注解,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言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川有个姓杜的处士。,喜欢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几百件,其中一幅是戴嵩的《牛》。杜处士尤其喜欢,他用玉做画轴,用锦囊将它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及注解,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言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一天他摊开书画晾晒,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的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幅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时候,力量集中在角上,错了!”杜处士笑笑,认为他说的对。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人,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薄”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1、草木丛生的地方。

《涉江》:“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译文:露申、辛夷死在草木丛生的地方。

2、(今读báo)厚度小,与“厚”相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不暖锦衾薄。”

译文: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3、微少;微薄;浅薄。

《促织》:“不终岁,薄产累尽。”

译文: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

译文:我已经没有做***、享厚禄的貌相

4、减轻。

晁错《论贵粟疏》:“薄赋敛,广畜积。”

译文: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

5、鄙薄;轻视。

《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译文:不应该轻视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薄,林薄也。一曰蚕薄。从艸,溥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薄,林中草木丛生。一种说法认为“薄”是蚕薄。字形***用“艸”作边旁,***用“溥”作声旁。

相关词汇解释:

1、薄饼[báo bǐng]

一种面食,用烫面做饼,很薄,两张相叠,烙熟后能揭开。

2、薄弱[bó ruò]

容易破坏或动摇;不雄厚;不坚强:兵力~。意志~。加强工作中的~环节。

3、薄礼[bó lǐ]

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4、菲薄[fěi bó]

微薄(指数量少、质量次):待遇菲薄。

5、薄荷[bò he]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四棱,叶子对生,卵形或长圆形,花淡紫色,茎叶有清凉的香气,可入药,提炼出的芳香化合物可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古人谈读书二则的意思?

古人谈读书一和二的意思:古人谈读书(一)

一、原文 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二、翻译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古人谈读(二)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思和眼睛既然不专心致志,就只是随意的诵读,那么一定无法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紧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睛和嘴巴难道会不到吗?

“临”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怎么造句?

“临”在文言文中有以下意思:

1、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

[例句]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汉书· 志·礼乐志》

2、到,来:

[例句]唐李钧之莅临汝也《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五·征应十一》

[例句]罗威躬身施礼:“不知二位贤兄莅临,未曾远迎,实在抱歉。”——《雍正剑侠图·

第十二回 》

3、照样子摹仿字画:

[例句]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清·大须《暮雪》

4、旧时指帝王上朝:

[例句]今昭帝始立,年幼,富於春秋,未临政,委任大臣。——司马迁《史记·三十世家·三王世》家

[例句]自垂帘以来,召用名臣,罢废新法苛政,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安。《续资料冶通鉴·宋纪·宋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及注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及注解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vgjtz.cn/post/86090.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